柑橘营养方案-康朴版
柑橘营养规律
2010年中国柑橘面积201万公顷,产量2393万吨,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。其中,宽皮柑橘67%、甜橙18%、柚类3%、柠檬及酸橙3%、其他柑橘类9%。近年,消费者喜爱春见、不知火杂柑和茂谷柑橘橙。柑橘在土温12-35℃时根系生长,25-30℃最适。美国佛罗里达州柑橘根系3个生长峰是2月末至4月初、5-6月和8-10月;春梢转绿后到幼果期是根系发育最快时期。树冠滴水线内外1米范围内根系密度最大。柑橘还是亚热带果树中具有菌根的典型, 当土壤中NH4-N和NO3-N共存时,菌根菌丝优先吸收NH4-N。柑橘根系生长最适pH5.5-6.5。
不同柑橘品种果实养分带走量可参考表1和表2,有研究表明柑橘果实累积氮占全树总累积氮的20%-27%。橙需肥量高于其他品种,并且铵态氮能提高橙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。
柑橘萌芽抽梢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吸收33%和66%的钙。81%的钙供地上部生长,19%的钙供根系生长。南方土壤缺钙,滴灌淋施不但补钙效果好,还能减轻铝毒和盐害。对于喷施,幼果期喷钙在提高果实钙含量、改善贮藏性等方面效果最佳,其次是果实膨大期;喷施时要喷到整个果面。喷钙帮助减少浮皮、裂果和皱果。镁是叶绿素组分,调节酶活性,参与糖运输。柑橘缺镁时老叶主脉两侧出现肋骨状黄色区域,但叶尖至基部仍保持绿色,果实小。不同柑橘品种对镁敏感顺序:柚>甜橙>宽皮柑橘;有核品种>无核品种;纽荷尔脐橙>华盛顿脐橙;不知火>椪柑。土施和叶喷矫正缺镁。
锌参与光合作用和生长素合成,CuZn-SOD保护叶绿体,锌提高柑橘抗旱、抗热和抗病能力。pH<5土壤有效锌不足,施磷过多也抑制锌的吸收。柑橘缺锌症状出现在新梢上中部叶片,叶脉间出现黄斑,健康部分浓绿,反差强,形成鲜明的黄斑叶;严重时新叶小、前端尖,小叶簇生,果小皮厚。美国试验发现葡萄柚10%叶片有缺锌症状时,叶面喷锌处理增产11%。
柑橘根系对缺硼反应最迅速,缺硼引起根尖生长组织细胞分裂和延伸严重受阻。椪柑和夏橙缺硼叶片黄化;脐橙缺硼叶脉爆裂;沙糖橘缺硼叶片反卷,果皮和果肉有棕褐色胶状物。沙田柚缺硼果皮增厚和瘤状突起。不同柑橘品种对硼敏感顺序:柠檬>宽皮柑橘>葡萄柚>甜橙。对于单性结实品种,补硼(钙)应提前到开花前。
柑橘对缺铁敏感,新梢叶片均匀失绿黄化呈网状,夏秋梢缺铁多于春梢,重度缺铁会导致落花落果、果小色淡。酸性土壤上柑橘缺铁可能是土壤中过多的Al3+、Mn2+抑制铁的吸收;滨海盐土和石灰性土壤上柑橘缺铁是土壤有效铁含量低所致。比较不同砧木,枳吸铁能力最差,酸橙最强。叶喷和滴灌螯合铁肥是常用矫正方法。生产中经常喷施波尔多液,因此柑橘缺铜症状不常见。酸性土壤缺钼,柑橘缺钼时叶片上出现不规则黄斑点。
柑橘缺素症状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