柑橘施肥误区你知道多少?
柑橘园施肥是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,一般施肥的方式有冲施、撒施、滴灌、埋施、叶片喷施等,而几次重要的施肥主要是基肥、春肥、稳果肥、膨果肥、转色肥等。根据时期的不同和每个园子里的具体情况不同,每次施肥的量和肥料侧重补充的元素都不一样。下面和大家一一交流!
新栽不知火春见树施肥误区
新栽柑橘树,一般要到新梢长出时才有新根长出来。很多朋友新根生长出来前就开始注重肥水,但是往往适得其反,在新根长出前施入过多的肥料,造成烧根、烧苗,遇上高温天气,死苗干枯!
在新根长好之前,只适宜叶面补充营养,可用海藻肥或者氨基酸叶面肥叶面喷雾,每隔7天喷一次,连喷2次以上。同时根部配合低浓度腐殖酸类冲施肥使用,促进生根!
柑橘成年树施肥误区
柑橘树从发芽到开花前65%的营养来自于上年树体的储存。若上年树体营养积累不足,此时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树叶黄化,树势严重衰弱,掉叶,春梢抽发弱或者抽不出。与其相关的因素有:
- 1、上年产量高,采收晚,营养积累不足;
2、不注重秋肥(基肥),基肥应占全年用肥料的40%以上,现在多数果农注重的是壮果肥(6、7月份),这是错误的观点,6、7月份施肥过多,造成秋梢抽发后晚秋梢继续徒长,反而造成果实个头偏小;
3、谢花后至7月初盲目施肥,造成夏梢过旺,既影响稳果和果实膨大,又影响秋梢的整齐抽发;
4、上年后期施氮肥过多,枝条不能正常成熟,无法积累营养,并且影响花芽分化;
5、不管树势跟风盲目施肥钾肥,树势弱钾肥不宜重施。钾过量会影响果树对氮钙镁等元素的吸收;
6、上年后期土壤水分过大,致沤根或施肥量过大烧根,导致根系大量死亡;
7、大量施用没经腐熟的有机肥(如猪粪、鸡屎、兔屎、油枯等),造成烧根;
8、基肥施得过晚或春天开沟施肥,根系大量受损。
树势衰弱,证明地下的根系少而弱,根系吸收能力很差,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大肥大水,反而加剧衰弱。这种情况下,一方面要松土透气,提高地温,同时要叶面补充营养,根部配合低浓度氨基酸,腐殖酸类冲施肥使用,促其恢复。
误认为肥水多、产量就高
现今水果生产已经由产量向品质在改变,特别是现在的不知火春见爱媛,对质量的要求更高。但是还是存在少数种植户认为,施肥越多果树就长得越好,产量就越高。在我县具体表现在一年全园施用七八次肥,甚至出现逢雨就撒的现象。但是往往施用高浓度肥料的不知火春见爱媛果园,与施中、低浓度肥料的不知火春见爱媛果园相比,反而产量更低,品质更差。大量高浓度使用化学肥料往往会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和盐渍化,不同肥料使用过量也会导致其元素中毒,所以一般推荐按产量定肥,根据产量多少,结合土质和柑橘树长势情况,使用适当的肥料补给。
长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
土壤的酸碱度影响柑橘树对矿质元素的吸收,同时与微生物的活性及种群分布密切相关,对柑橘的生长和发育也有很大影响。在酸性条件下,土壤有机质被分解,土壤的缓冲能力降低,造成土壤板结,透水透气性变差,对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。酸性土壤滋生真菌,使根腐病及根结线虫增加。
一般老果园因连续多年施用硫基或氯基肥料,导致土壤酸化。如果土壤已经酸化,就不宜再施用生理酸性肥料(例如硫酸钾),应以生理碱性肥料调节,比如泽土,多欧,可以单用或与其他可以混用的肥料搭配施用。
磷使用过量
磷元素作为柑橘不可或缺的大量元素之一,一般常见的钙镁磷肥、过磷酸钙、磷酸二氢钾、二铵等元素,磷因为其价格相对便宜,个别农户甚至把它当其它肥料施用。但是土壤中磷元素过量时,会影响柑橘对锌、铁、硼、锰的吸收。过量的磷元素同时会使离子态的钙、镁被固化,吸收减少。而柑橘对钙、镁的需要量要是非常大的。作物必须的16种营养元素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。
高温、缺墒时施肥
简单来说,中午高温、土壤较干旱的时候,不适宜补充肥料,此时气温高,泥土墒情不好,施肥后灌水若不及时,根系吸收的肥料浓度大,易出现施肥后叶缘枯焦现象,使叶片功能受损,影响光合作用,进而影响果实品质和价格,同时叶片抗病性能也下降。若后期多雨,叶片病害发生严重,甚至引起叶片早落。
如何平衡施肥
有些果农认为,施用氮磷钾含量分别是15的肥料,就是平衡施肥。其实,这只是一个肥料的平衡配比而已,与科学的平衡施肥一点关系都没有,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施用不同配比的肥料才是真正的平衡施肥技术。
比如花前以氮肥为主,配合磷钾肥以及硼锌镁施用,花后钙肥,氮磷钾都需要补充,后期以磷钾肥为主,基肥以有机肥和长效复合肥为主,促使果树体机能早恢复,避免早衰。
- ①元素要求: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搭配使用;
②使用方法:根系和叶片协同补施;
③肥料种类:无机肥和有机肥料结合使用;
④使用时期:基肥、追肥(不同时期追施)
合适的元素搭配,合适的时期追肥,合适的肥料使用量,合适的肥料使用方法
柑橘施肥方法需要一定的“套路”,一般推荐的方法均是理论的,只有自己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肥水才最合适。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其它果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