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熟柑橘保果防落防枯水综合技术
长期以来,柑橘留树保鲜和晚熟柑橘冬季保果,主要在秋季喷施2.4-D等化学生长调节激素保果,但2.4-D等化学农药的大剂量使用,并不能完全解决杂柑、血橙、脐橙等晚熟柑橘的冬季落果、果实枯水问题,并带来果皮厚薄不均,果品质量下降的恶果;采用树冠覆膜保温防霜冻,给晚熟柑橘越冬提供了新思路,然而部分晚熟柑橘产区覆膜后,落果依然较重。
为解决晚熟柑橘这两大难题,近几年来由重庆市农技推广总站牵头,国家农业部、科技部、国务院三建委以及重庆市拿出上亿元,集合西南大学、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,进行项目攻关,基本破解落果与枯水这两大晚熟柑橘产业发展中的难题。“晚熟柑橘落果和枯水的形成机制及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”的项目成果,实现多项突破。
项目组分析指出,缺钾和缺锌分别是导致晚熟柑橘冬季落果和果实枯水的重要原因,并以此发明晚熟柑橘保果防落、防枯水新技术,同时集成测土测叶综合诊断施肥、果园覆膜、熏烟防霜、开沟排水除涝防落等农艺措施,使晚熟脐橙、杂柑等熟期延续至翌年2至6月,柠檬实现一年四季开花结果。
现在,该项目成果陆续运用于重庆、湖北、广西等地的晚熟柑橘产区,累计推广1012万亩,帮助果农增收204.7亿元。全国晚熟柑橘种植总面积2016年达到269万亩,规模跃居世界首位;大面积越冬落果率由2010年的30%至70%,降至现在的1%至5%;易枯水晚熟品种的果实枯水率由当时的30%左右,下降到现在的5%以下。
对于东坡春见、丹棱不知火一类的杂柑,并不需要喷施2.4-D,常规套袋,施足底肥,配合优质叶面肥和杀菌剂即可防止冬季落果、烂果。
